
相对于BU制,BG制有很大的优势。一方面,将职能相似的部门整合到同一个事业群下,能够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内耗。另一方面,业务群的成立,事实上意味着决策的下放。在这种安排下,产品部门可以自主立项、快速实验,从而在一定的产品领域和试错时间内,允许不同的产品团队有不同取向的探索。形象地说,这就是在腾讯这样的大公司内部构造出很多的小公司,从而让企业保持持续的活力。
12月初,长安责任保险被曝因遭遇P2P爆雷潮,其前期销售的履约保证保险赔款累计支出已接近20亿元。三季度报告显示,公司对保证保险业务计提减值准备及准备金约4亿元。巨额赔付压力之下,长安责任保险偿付能力“断崖式”下跌。根据2018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,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由上季度末的76.1%、152.3%降至-41.5%、-41.5%。
凭着千辛万苦借到手的款,ofo苦撑到了2018年3月。3月份,ofo已经很难再从市场上找到钱了。春天,对于ofo来讲却已是荒原。在这期间,ofo还抱着一线希望,多次联系软银,希望对方能在已经谈完的投资协议上签字,但在当前滴滴与ofo交恶的形势下,作为滴滴的重要投资人,相比单车,软银更想要一个无人驾驶的未来(滴滴早就开始了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的布局)。
纷扰之中,假消息满天飞,暗地里的公关战如火如荼。有消息说,阿里和蚂蚁有意阻扰滴滴和ofo的谈判,想要进一步破坏ofo本就如履薄冰的融资局面。但是阿里和蚂蚁否认,并表明没有一票否决权,何谈阻扰。后来又有新闻传出,ofo宣布获得蚂蚁E2轮融资,接着又被蚂蚁所否认。一位互联网圈从业多年的公关认为,滴滴忌惮阿里方面进一步给ofo提供支持,整个局面会发生改变,所以阿里阻扰论的消息极有可能来源自滴滴。而融资假消息则更为简单,ofo想要在滴滴面前表明,有阿里在背后罩我。这是一种抗议,也是一种示威。
科技,是当下陕西最想展示给外界的新名片,正在大力打造“硬科技之都”的省会西安无疑是新名片的最佳绘制者。“什么是硬科技?” 2016年6月3日,李克强总理将问题抛给了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光学博士米磊,米磊回答:“硬科技就是国内只有一两家公司才能做的技术,需要5到10年的长期积累和投入,具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。”李克强总理说:“硬科技就是比高科技还要高的技术,你的这个说法很有趣,我记住了。”
为了吸引更多的科技金融要素来西安“精耕细作”,今年2月,《西安市科技金融产业发展规划(2019—2021年)》出台,剑指“硬科技之都”。西安在规划中提出打造科技金融创新中心,搭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和区域资本市场融资平台,力争2021年,聚集各类投资机构1000家,聚集各类金融要素和服务平台1000家,实现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1000亿元。